全网最大中文成人色情导航网站

English |

杨俊:关于学术研究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 2016-09-17
浏览次数: 1604


我是从事创业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前段时间,《管理学季刊》微信平台负责人邀约我就研究历程和心得写一些文字,坦诚地讲,跟博士生分享研究历程和心得,实不敢当。结合学术研究经历和思考,将几点体会分享给博士同学们,跟博士生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

谈到体会,首先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导师和学术前辈对博士生学术发展的重要性。尽管近年来国内博士生培养体系开始得到显著改善,但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相比仍有差距,国内博士生的学术发展相比会更依赖于导师的学识和责任心,学生遇到好导师就是学生的幸运。我的学术道路就是受益于不少学术前辈的付出。借此机会,我要感谢导师张玉利教授,张老师在很早的时候就引导我步入学术研究,特别是引领我步入创业研究这样一个充满研究机会的年轻学术领域,在学术发展过程中持续给予我珍贵的指导、鼓励、宽容和支持,师恩之重,难以言表。我要感谢谭劲松教授,很庆幸在国内管理学术界开始向科学范式转变之初能遇到谭教授,谭教授反复利用风趣而不失内涵的语言激发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什么是学问之道、什么是科学精神、以及如何在未来全球化学术竞争中站稳脚跟。最后,还要感谢创业领域学术前辈们的支持和帮助。



一、研究是发现新逻辑或改善已有逻辑的科学过程

研究的目的是检验并发展理论,理论本质上是用于解释并预测现象的抽象逻辑。很显然,研究并不是为了发现变量之间的统计显著性关系,而是为了发现新逻辑或改善已有逻辑,而且这种逻辑来自于现象但又高于现象,可以解释现象甚至可以预测现象。学术研究成果必然会有实践启发性,我的导师建议团队博士生将发表的学术成果凝练成面向实践人士的小文章,这挑战的不是博士生的文章写作和发表能力,而是博士生如何做研究以及做什么研究的思维能力。

总体来看,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新逻辑或完善已有逻辑,但具体到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因其发展阶段不同,并不是所有研究都需要或应该揭示并发展逻辑,真实的研究形态具有多样性,至少可以划分为三类。2013年我在美国时看到过一篇媒体报道,大致内容是:大多数成功男士喜欢着粉色衬衣!假设这篇报道的样本采集和研究设计符合科学规律,在统计上具有代表性,那么看到这篇报道后,你会为了追求成功而去买你不喜欢的粉色衬衣吗?答案肯定为否,因为它仅仅揭示了成功男士与粉色衬衣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的现象或事实,但并没有告诉你这些男士是因为着装而成功、还是因为成功而形成着装偏好、抑或是两者之间只是因其他因素存在而相关实质上并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尽管这类研究没有揭示并发展逻辑,但仍然有价值,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可能很有趣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认识并描述研究对象是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在学术领域起源阶段,这类描述性研究事实上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认识现象来进一步把握研究设计。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创业领域刚涌现时,有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做了些什么活动的不少研究成果,无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证性的成果,大都具有很强的描述性。

基于上述报道继续推演,假设我看到这篇报道后产生研究想法,打算揭示着装颜色偏好成功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设计了一项研究(不考虑经费、时间、精力等客观因素的可行性)。具体设计为:在全国若干地区抽取若干高中的若干班级为观测对象(在统计上具有抽样代表性),在一年内针对每个抽样班级随机观测一百天,观测每位男生着装颜色,如果着装为粉色则记录为1,其他颜色则记录为0。在观测结束后,自然会得到关于男生着装颜色偏好的变量,该变量是介于01之间的连续变量。在10年之后,继续对同样的样本进行追踪调查,重点观测与成功水平有关的变量,包括收入、职位、社会影响力等等。根据两轮数据,将成功水平变量与着装颜色偏好变量拟合到统计模型之中(控制了其他可能导致成功的因素),发现着装颜色偏好对成功水平变量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正向影响。看到这篇研究结果后,你会为了追求成功而去买你不喜欢的粉色衬衣吗?也许这时更难决断,因为因和果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并得到了统计支持。但这项研究揭示的是疑似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真实的因果关系,因为它仅仅报告了一个统计结果但仍然没有揭示逻辑,理性的答案仍然为否。这类研究并非拘泥于描述现象,而是试图探索变量间可能存在的作用关系,属于探索性研究。事实上,在学术领域发展的初期,这类研究仍然非常重要,是启发学术研究领域进一步迈向理论构建、检验和发展阶段的关键环节,但这只是学术领域发展的小插曲,任何领域必须要向理论发展转型才能存活。在创业研究领域,PSED项目诱发了大量探索行为绩效关系的研究,尽管这些难有定论甚至自相矛盾,但在推动领域发展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商业计划绩效关系为例,Per Davidsson教授在综述性研究中指出,在大量探索型研究之后,2004年,HonigKarlsson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杂志上的论文就是行为绩效关系研究向理论检验迈进的标志。同样,前几年不少学者反思创业导向绩效关系研究停滞不前,本质上的原因也许恰恰是未能跳出探索型研究的陷阱,错失了理论构建空间。

什么是以揭示逻辑为目的的研究呢?假设你是一位心理学者,在看到了我的研究结果后,产生研究想法试图探索乐观成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乐观可能从两个逻辑链条作用于成功:一个是社会关系(乐观的人更容易形成更有价值的关系网络);一个是决策理性(乐观的人更善于应对环境变化做出理性决策),基于这两个逻辑的理论推导,他提出了有待验证的核心假设:越乐观的人越成功!尽管乐观很难测量,但乐观的人更偏好暖色调着装(个体特质会影响其颜色偏好),换句话说,个体着粉色衣服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其乐观特质。进一步地,采用同样的数据和同样的模型,你自然会验证假设,越乐观的人越成功!这就是揭示逻辑为目的的学术研究,你验证的并不是着装颜色偏好与成功水平在数量上的统计关系,而是乐观是否以及如何导致成功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基于研究成果,你也许会建议别人如果要成功,变得乐观也许是途径之一而不是着粉色衬衣,更重要的是,你还会告诉对方为什么乐观会导致成功的逻辑(社会关系和决策理性)。任何成型的学术领域,以揭示逻辑为目的的研究必然是主流,如果说大多数研究者都在成型的学术领域开展研究,让研究变得有逻辑而不是拘泥于验证变量间关系就是研究者的责任,是做出理论贡献推动领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如果说博士学习是以开展学术研究为导向的职业训练,自然地,博士生应该训练并掌握开展揭示逻辑机制为目标的学术研究有关的重要技能。除了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相关技能,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也许是核心技能。


二、从一般问题到研究问题

阅读顶级杂志的论文,不难发现,研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论文发表水平,也是研究揭示新逻辑或改善已有逻辑进而做出理论贡献的基本出发点,正因为此,问题导向成为研究工作的基本特点。尽管问题导向也是管理实践的基本思路,但学术研究不同的是以学术问题为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99%的勤奋加1%的灵感。这句话强调勤奋专注是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勤奋都会转化为那1%的灵感。这1%的灵感就是在勤奋、专注后的顿悟,结果恰恰是对所关注问题的学术判断。大多数自然科学研究揭示是然规律,以客观为典型特征;社会科学研究似然机制,必然存在主观和例外。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科学者更难找到问题形成学术判断。

5W2Hwhenwherewhowhatwhyhowhow much)几乎可以涵盖大多数的问题,无论是实践问题还是学术问题基本都可以围绕这个框架展开,这个框架为我们提供了提出并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从问题到学术问题,首要的要做的就是将问题进行实践情境化和理论情境化。所谓实践情境化,是把一般性问题聚焦到你关注的什么样的现象,是针对管理实践的情境化,问题在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吗,如果是,在什么样的行业、什么类型的企业更加普遍的存在?将问题面向实践的情境化,有助于清晰地界定研究对象及其特性,进而有助于明确研究边界和范畴。其次是理论情境化,将问题在理论上要回到学术对话体系中去看问题的学术表达是什么,也就是这个问题处于学科主题发展的什么位置,在学科解释逻辑方面可能会带来什么新的知识贡献,是修正理论假设而引入新的逻辑,还是针对理论边界条件进行逻辑改善,等等。比如,针对国际创业研究,中小企业为什么在资源匮乏和高度不确定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国际化成长?这个问题是有实践价值的,但在今天来看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学术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国际创业领域在90年代初期就有着较充分探索的问题,学术前瞻性不够。

什么是坏的研究问题?在理论情境化过程中,很容易将概念与构念混淆导致学术问题界定不清。构念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单元,是学术研究理论推导构建逻辑和假设关系的基本与前提,学术问题分解到研究设计本质上是识别关键构念并提炼其逻辑联系的过程。而与构念不同的是,有很多概念往往包含着若干构念的组合,解构概念或现象本身就是基础性研究工作,更多地取决于所采用的理论视角。如果将概念错当成构念来界定学术问题,自然会出现研究设计不严谨、题目难以驾驭等困难。例如,失败学习是用于概括经历创业失败或创业过程中事件失败诱发的学习现象的概念,直接研究失败学习自然不容易,因为从不同理论角度可以解构出不同的理论构念,包括学习行为、学习风格等等。同样的,创业领域的商业模式研究热度高但理论贡献不足,仍然是因为商业模式仅是针对现象概括的概念,而不是理论构念,基于理论的现象解构是推动商业模式研究进步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Christoph Zott教授研究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验证了商业模式与绩效关系,而在于从内容、结构、治理等维度解构商业模式进而将其转变为若干可观测的构念。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即有价值、新颖的、明确具体的研究问题。在价值方面,就是研究问题来自实践又抽象到学术对话体系,如果探索这个问题并得出答案,自然能给实践人士带来思维和逻辑启发,给学术同行带来新知识贡献,改善或改进学术认识。在新颖方面,新颖必然会带来价值,但并非有价值的问题一定是新颖的。新颖并不意味着追逐学术前沿和热点,而是基于实践之间的差异和理论发展之间的反差产生的不同于常规直觉的问题,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明确具体方面,区分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明确具体一方面表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情境,另一方面表现为问题所依托的学术体系简单明确,多领域共同关注的学术问题在现象层面具有同一性,差异仅仅表现为解释逻辑或视角不同。


三、驾驭文献而不是被文献所牵累

学术问题来自于学术文献,自然需要阅读学术文献。学会驾驭文献而不是被文献所牵累非常重要。学术研究本身是在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有启发的不仅仅是研究结论,而在于研究问题及其研究设计,它借用什么理论来发展逻辑机制?这种逻辑机制是以前没有过的还是对已有逻辑的补充和完善?在关注研究结论和发现的同时,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将所阅读的文献嵌入到你所关注的学术领域的谱系地图中,给它安置一个合适的位置,形成对这篇文献的学术判断和学术理解能力。

对于博士生来说,掌握所关注领域的学术脉络以及掌握用于构建研究的基础理论同等重要。在确定研究方向后,针对研究方向了解掌握相关领域内文献,认真、全面研读着领域相关文献随着时间推移所关注问题的变化及其为什么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如何推动领域发展以及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见森林又见树木,有助于训练学术判断力。如果缺乏对领域内相关文献的系统掌握,追逐前沿急于开展论文写作,结果往往是写而不思则罔。

在此基础上,依据领域相关文献,可以梳理出该领域所采用的主要解释逻辑(理论)及其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明确哪些理论对于所关注领域很重要,积累开展研究必需的理论和逻辑基础,如果能进一步在学科内拓展其他理论、甚至在其他学科内学习并掌握相关理论,掌握更多、更新鲜的理论工具和逻辑体系,往往更有可能做出新颖的研究。

文献阅读是基础性工作,它服务于研究工作。思而不写则殆,过分拘泥于文献思考而不将思考落实于文字,时间也许会让你懈怠。


四、结语

做研究要训练研究思维。研究思维是现象观测+理论验证,强调在现象和理论之间不断的转换并且反复循环的过程;是问题深化+逻辑推理,挑战性质疑的效果就是对问题的深化和学术提炼。需要基于系统文献阅读的批判性思考产生的想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基于事实逻辑的验证与判断;构念思考+现象思考,阅读学术文献,不仅掌握其学术结论,还要将学术结论还原到管理实践中,审视它用学术话语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实践故事,进一步思考在逻辑上有什么可以进一步延伸或改进的地方。


简介:杨俊,色情导航 企业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战略管理,创业网络。

媒体转载色情导航 “教授声音”栏目文章须注明出处

对其中“观点”等感兴趣的研究者或媒体,请联系nksxydean@sqd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