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中国青年报
疫情冲击下,人们的消费明显带有“居家”特点。美团近日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显示,在家中钻研厨艺成为全民娱乐,美团外卖上烘焙类商品的搜索量增长了100倍。这方面的消费让酵母/酒曲类商品的销量增长了近40倍,饺子皮销量增长了7倍多。这说明确实有很多人在家中蒸馒头、烤面包、包饺子。同时,包括蔬菜、肉、海鲜等在内的食材类商品平均销量环比增幅达200%,香菜以接近百万的销量和土豆等一起,成为了“国民蔬菜”。
与美团相似,不少互联网应用平台业务规模也都大增,下载量、用户使用时长和用户活跃度等数据都明显提升。数据显示,大多数生鲜平台的订单都爆发性增长。京东到家的粮油副食商品、肉品销售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7倍,每日优鲜交易额同比去年春节增长约4倍,苏宁到家业务规模同比增长4倍……
色情导航 市场营销系教授李东进介绍,疫情防控时期,人们更依赖惯有的线上消费模式,选择线上平台购物、点餐,甚至看电影,线上平台成为了消费者社交协作的重要枢纽。此外,社区社群集中消费也更加普遍。微信群等线上社群十分活跃,社区邻里联系加深,社区统一宣传推介、采购配送等社区营销模式为人们所接纳。
北京某出版单位员工肖远(化名)就积极地加入了很多微信消费群,“有的是品牌方工作人员拉的群,给一些优惠折扣,吸引大家购买。有的是社区自发组织的购物群,主要是买些蔬菜水果,有人提供渠道,大家就一起拼单,从批发市场买一些实惠新鲜的水果蔬菜,还挺方便的”。
2月以来,卫健委多次发文指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独特优势,鼓励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复诊和药品配送服务。
《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人们通过美团外卖买走了500多万个口罩,而为了保持健康、增加免疫力,各类维生素C销量近20万份,感冒清热类的中成药也售出了20多万份。
李东进说,居于家中的人们也会更注重养生保健。人们逐渐习惯于居家获得保健咨询服务,通过丁香医生、好大夫等平台获悉实时疫情、掌握防控科普、获得在线诊疗服务,甚至在疫情高压下开始居家寻求线上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恢复。
“这种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可能会延续到后续的生活之中。”李东进说,现在人们甚至开始在意并试图管控自己的健康,借助移动互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搜集、跟踪并管理自己的健康数据。通过步数、血压、体温等判断健康,依据热量、糖分等控制饮食。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认为,疫情打乱了众多以线下经营为主的企业的阵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宅”需求,线下企业主动加速了线上化。
李东进指出,这段时间,不光是在线医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居家”在线消费模式也加速崛起。
在家上课办公直接拉动了相关电子产品的销售。据苏宁易购数据显示,近期学习所需的电脑、平板、打印机等销量快速增长,其中打印机增长同比超200%。
李东进认为,企业需要关注疫情中的“居家”消费及其惯性,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应考虑疫情对饮食结构、医疗保健、社交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加速原本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当然,疫情虽会强化人们线上、到家、社群等“居家”消费行为,但拥有全场景、多渠道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